最近小編看到大家都在討論“大灣區的中國好茶—柏塘山茶”品牌云發布會暨柏塘鄉村振興項目云推介會相關的事情,對此呢小編也是非常的感應興趣,那么這件事究竟是怎么發生的呢?具體又是怎么回事呢?下面就是小編搜索到的關于“大灣區的中國好茶—柏塘山茶”品牌云發布會暨柏塘鄉村振興項目云推介會事件的相關信息,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4月20日,全民飲茶日之際,由廣東省博羅縣柏塘鎮人民政府主辦的“大灣區的中國好茶—柏塘山茶”品牌云發布會暨柏塘鄉村振興項目云推介會在博羅縣柏塘鎮古欖園舉行。
(資料圖)
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經濟發展。柏塘鎮黨委副書記、鎮長曾偉宏介紹,舉辦此次云推介會是該鎮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的重要舉措之一。云推介會通個多個網絡平臺向全國同步直播,發布了柏塘茶文旅三產融合戰略、山茶公共品牌形象及包裝;推介一批柏塘鄉村振興項目,向廣大企業或者團體拋出“橄欖枝”。共吸引了近百萬人次在線云觀看,7萬多網友點贊。
柏塘鎮鎮長曾偉宏對柏塘產業優勢及文旅資源進行推介,主要就柏塘的區位優勢、產業發展及規劃作詳細介紹,并對柏塘“六大片區”規劃布局等重點招商項目進行要點推介。
和君咨詢合伙人、柏塘鎮三產融合戰略咨詢首席顧問蔣同介紹了柏塘山茶公用品牌及三產融合戰略等相關內容。
柏塘鎮是“廣東十大茶鄉”,也是惠州市級茶產業園建設項目的中心區。“柏塘山茶”相繼獲評“國家地理標志產品”、“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等稱號。目前全鎮茶園面積約5萬畝,其中可采摘2.5萬畝,年產值約6億元。
柏塘鎮黨委副書記、鎮長曾偉宏在云推介會上介紹,茶產業是柏塘鄉村振興的有力抓手。該鎮始終以黨建引領發展,堅持“產業為王”,以茶為主導產業,撬起老百姓幸福生活的杠桿,啟動了柏塘全面振興的綠色引擎。柏塘將茶融入文化和旅游之中,以點帶面推進農業與鄉村休閑旅游、文化體驗、生命健康等深度融合,實現從“產品”到“文旅體驗”的提檔升級,讓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發展成為鄉村振興、產業興旺的途徑和抓手。
茶產業如何發展?云推介會上介紹,該鎮將創新方式,以市場為導向,一二三融合(茶文旅融合)發展,重塑茶產業鏈,延伸孵化一系列較有影響力的特色茶產品,再造產業價值,推動產業升級,把柏塘山茶做成“大灣區的中國好茶”、成為廣東省際較有影響力的區域品牌,提升柏塘山茶的產業競爭力,實現聯農帶農。
在具體戰略行動上,會上重點推介了粵港澳大灣區第一個茶文旅融合綜合體項目——柏塘客家茶文化藝術中心。該項目位于在柏塘鎮羅塘村和洋景村萬畝茶園中心,計劃打造一個集驛站空間、文化空間、鄉創空間、休閑空間、藝術空間、精品酒店、數字茶廠為一體的文旅綜合體。目前,柏塘鎮已對項目周邊的道路、橋梁等基礎設施進行了升級改造,全面提升了公共服務配套設施,并聯合國內茶產業發展專業團隊對項目運營發展給予智力支持,誠邀相關企業到柏塘來,搭建起柏塘茶產業運營管理平臺,共同“造船出海”發展茶產業。
重點招商項目基本情況:
1、小洞村民宿農耕文化示范區
小洞村距離平安高速出口2公里,總面積5.97平方公里,有連片原生態“山水林田湖草”優質生態資源。去年,小洞村實現農村三變改革,整體流轉優質土地資源1200多畝。
目前已引進3家優秀民宿企業。下來將繼續深化整村產業規劃設計,不斷加強產業基礎配套建設,吸引更多符合產業規劃的企業進駐,發展農耕文化、親子樂園、特色民宿等綜合文旅項目。
2、平安村至蕉木村古樹文化和生命健康綜合體示范區
占地面積約400畝。地處象頭山國家自然保護區西北山麓,青山環繞,綠樹成蔭,集有千年古樹菩提、紫薇、秋楓等200余棵,胸徑1 - 2米,甚至粗達3米多。
凱森古樹園正著力連片打造“森之谷”“花之谷”“稻之谷”“石之谷”主題景區,計劃于5月推出“石之谷”星空露營地、房車營地、帳篷營地、越野E族等項目。已進駐開展前期工作,預計吸引人流達10萬+。該片區已搭建了一個非常好的平臺,希望有更多的優秀的民宿、餐飲、文創企業能夠補充進來,建立更緊密的合作交流機制,互通有無、合作共贏。
3、羅塘村茶產業發展中心區
包含羅塘、洋景、水陂等3個村,連片種植萬畝茶園,目前已配套打造茶園網紅棧道1.5公里、觀光綠道、涼亭和觀光平臺等,每年可吸引游客約6萬人。該片區有可流轉茶園近5000畝,茶園中心區的田螺坑水庫面積約127畝,庫容量60萬立方米,目前已打造路亞垂釣基地,同時環湖路建設正在推進中。
①茶園內有存量建設用地約32畝,周邊更有近133畝等農村閑置村莊用地,擬打造大灣區第一家茶旅融合綜合體。
②大力發展民宿產業,通過鄉村振興產業用地政策,規劃布局10-20家鄉村茶元素主題民宿。
采取“旅游度假+產業疊加”的發展模式,打造柏塘茶葉一二三產整合示范項目及鄉村振興的示范區項目。
著重推動在圩鎮雍東園打造以茶為元素的主題街區,設立100萬元資金對符合條件進駐的商戶進行創業場地補助,聯合部分業主對進駐的商戶免除10個月的租金和1年的物業費。目前,首批10家商戶簽約入駐,部分商家已進場裝修。下來,歡迎社會各界商家共同進駐街區,共同打造成惠州最潮的茶元素主題街區。
4、高橋村古欖園鄉村旅游示范區
古欖園占地面積約300畝、周邊茶園林木約3000畝,園內有成片樹齡超200年的古欖樹約200余棵。目前,已通過整合流轉近300畝土地資源(含古欖樹),建設欖園休閑棧3公里,連接成片古欖樹和茶園景觀,周邊更有近1 0 0 0 0 平方米的農村閑置宅基地資源可供適當的產業發展。
下來將繼續完善相關配套設施,通過舉辦柏塘山茶品牌發布會、寫生、攝影、音樂節、輕露營、抖音短視頻節等活動,持續匯聚產業流量;組織、發動、引導、規范周邊群眾直接經營或參與經營鄉村民宿、農家樂、茶室、陶藝等各種店鋪,將古欖園和杉排小組打造成小產業集群的鄉村旅游示范區和獨特的生態避暑度假游。
5、龍頭鵝寨高端民宿示范區
龍頭村、鵝寨村坐擁羅浮山、南昆山等山脈資源,森林植被豐厚,山水田園風光獨特。鵝寨村部分小組在海拔400米以上。該片區地形地貌、資源稟賦與“莫干山”相似,目前已3家民宿,正規劃打造集田園觀光、度假鄉院、山地運動三位一體的長溪山谷農業公園。
下來將引進民宿強企共建海拔400米以上的高端民宿集群,以打造農業公園的思維,吸引疊加其他相關業態,形成民宿業態與其他多種業態“民宿+N”的格局。
6、石崗村紅色農旅示范區
石崗村是2019年市級美麗宜居示范村。打造出集黨建、文化、綠色于一體的美麗廊道2.5公里,依托三棵松戰斗遺址,實施“拯救老屋行動”維修三棵松戰斗“發報點”,每年吸引游客約3萬人。全村現有閑置村莊建設用地約7917平方米,耕地約3 0 0 0畝,其中山茶種植面積800多畝。
下來將注重挖掘紅色資源,打造以“三棵松戰斗遺址”為主題的紅色旅游景點,通過預留未來發展空間用地,打造內容完整、特色鮮明的柏塘紅色體驗教育類旅游項目,帶動紅色旅游路線轉化為紅色產業經濟。
來源:中國茶產業觀察
如有侵權 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