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周末同一位朋友聊起大益茶藏家這一群體,話題自然也離不開發展新藏家這件事。人人都知道發展新人的重要性,但也都清楚這事到底有多難。所以一聊這個話題,頗有點說了也白說的問題??蓪嶋H上很少有人思考,發展新人為何這么難。
表面上看,大益茶藏家跟紅酒白酒藏家相比沒有什么太大區別,這就如同蘿卜青菜各有所愛。有人喜歡藏酒,有人喜歡藏茶,至于說兩種都喜歡藏,大佬交個朋友唄。因為表面上看起來一樣,所以根本就沒有人深究不同藏家群體之間到底有著怎樣的差別。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總能遇到這樣一類酒類藏家——他們藏的酒總數雖然不多,但是門類卻很齊全。藏品基本以瓶為單位,同一款酒往往總數不超過5瓶,更多的酒則是一樣只有一瓶。
如果我們看大益茶的藏家,大家的藏品往往以件或是提來計算,收藏的大益茶也具有很強的偏好性,大益茶藏家手中的大益茶往往門類并不多,但是單品數量卻很可觀。同一款茶有個十幾二十件的人很多,但想要在市場中找到像收藏酒類那樣,一個擁有市面上絕大部分流行的大益茶,且以散片的形式進行“集郵”式收藏的人,恐怕并不容易。上一次遇到這樣的藏家還是多年前逛“茶語清心”論壇這樣的互聯網社區流行期間。
在酒類收藏中,集郵式藏家占據了相當大的比重,但在大益茶的收藏中,集郵式藏家卻少之又少。以提或件為單位進行收藏的大益茶體系極大的限制了大益茶的流動性,而且也帶來了一個問題,某一款大益茶中的大部分產品總是集中在少數人手中,因為他們會經常性的以“十件”為單位進行收藏,這極大影響了大益茶的擴散,自然也會影響到集郵式藏家的增長。
現在大益茶市中有一種并不算正常的心理,不少藏家對新人的期待就是對方能夠一次性購買數件大益茶持重金殺入。但只要稍微想想就知道,能這么干的只有對茶市有著資深理解的老人,作為新人誰會在沒有足夠理由支撐的情況下,一下子在自己并不了解的對象上投入數萬或是數十萬的資金?或許有人會說,等到行情好了,當別人看到昨天買的茶今天就在升值,那不就有吸引力了?這不等于再說,行情不好就不會有新人,行情好了就會有新人。但問題是,新人不增加行情怎么可能會好,這不是邏輯混亂本末倒置么。發展新人不能光靠宣傳,更要市場提供足夠的支持。從客觀來說,市場內若沒有足夠的散片是很難大量發展集郵式收藏的藏家,那么這就等于給建倉式收藏增加了一個巨大的門檻,所以這也是為什么有成熟茶倉的地區發展大益茶藏家容易,出了這個區域就困難重重的主要原因了。
想要解決這個問題,最重要的就是向市場提供足夠多的散片,其來源無外乎兩點,要么現有的藏家拆件散出,要么廠家在配貨的時候,會附帶一部分散片,這就好比茅臺集團,總會配一些散瓶給專賣店。但不管以上哪種方式,都需要大益集團出來做出一些推動工作。就算不向經銷商提供相應產品的散片,也應該給藏家拆件提供一些動力。
如果未來幾年集郵式藏家的數量能夠出現井噴式增長,大益茶市的行情也就隨之變暖了。
責編:婉君
來源:大益行情網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