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當今社會五彩繽紛,舌尖生活豐富多彩,人類生活在大自然的環境中,無不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與干擾。受內外環境的刺激,人體會產生各種各樣的疾病。幾十年前,各種傳染性疾病對人體健康的危害是盡人皆知的。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與預防工作的進步,人類疾病譜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各種微生物導致的經典傳染病,如:麻疹、天花、百日咳、小兒麻痹癥、肺結核、痢疾、傷寒、白喉、鉤體病、流行性出血熱等發病率直線下降。代之而來的是各種內環境變化導致的慢性非病原微生物性疾病飆升。其中,因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血癥對人體的影響速度之快,危害之廣,超出了人們的想象,亞健康人群如雨后春筍。并且因“四高”影響的人體健康是長期的、潛在的,甚至難以完全逆轉。也就是說,人類迎來了一個挑戰慢性代謝性疾病的酷時代。尋找與發現應對這一新情況的方法、措施、途徑已成為社會普遍關注的新課題。使用藥物是當然的辦法,但藥物防治也有很多的不足與無奈。怎么從日常生活的環節來考慮,從舌尖文化的途徑去考量,備受人們的青睞。如能把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飲品與防治“四高”有機結合起來,或將改變我們面對的局面。基于此,黑茶養身的理念在人們的心中應運而生。尤其是五年以上老黑茶,養生效果卓著。一、“四高”的概念與成因人體是一個復雜的有機生物體。在先天和后天諸多因素的影響下,經過漫長的風雨滄桑歲月,使機體產生多種疾病或病理狀態。當今社會生活中最引人注目,且危害最大的是“四高”。通常所說的“四高”就是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及高尿酸血癥。高血壓是以血壓升高為主要臨床表現的綜合癥。高血壓的定義為:收縮壓≥140mmHg和舒張壓≥90mmHg。原發性高血壓的形成因素為:1、遺傳因素;2、飲食:鈉鹽、肉類、乙醇等;3、精神因素;4、肥胖;5、重度打鼾。高血脂是指人體血液中膽固醇與甘油三酯水平的升高。目前認為中國人血清膽固醇的合適范圍為<5.20mmol/L,5.23~5.69mmol/L為邊緣升高,>5.72mmol/L為升高。甘油三酯的合適范圍為<1.7mmol/L,>1.7mmol/L為升高。高血脂的形成因素有:1、高脂飲食;2、體重增加;3、年齡增長;4、藥物影響;5、女性絕經后;6、不良生活習慣:飲酒、吸煙、運動量小等;7、疾病因素:糖尿病、甲狀腺功能減退癥、腎病、肝硬化等。高血糖是指空腹狀態下血糖水平高于6.0mmol/L,6.1~6.9mmol/L為糖耐量減低,≥7.0mmol/L應考慮為糖尿病。糖尿病的形成因素:1、遺傳因素;2、飲食因素;3、肥胖;4、體力活動不足;5、年齡增長;6、疾病因素:胰腺疾病、肝硬化、高血壓、高脂血癥。高尿酸血癥是指血清尿酸濃度高于420umol/L,血尿酸的正常值男性為150~380umol/L,女性更年期以前血尿酸水平為100~300umol/L。高尿酸血癥的形成因素:1、遺傳因素;2、疾病因素:肥胖、糖尿病、動脈粥樣硬化、冠心病、高血壓等;3、飲食因素:過多高嘌呤食物的攝入、動物內臟、海產品、豆類制品、肉類、飲酒等;4、飲水不夠。二、“四高”對機體的危害高血壓對機體的影響長期血壓升高,因為血流動力學改變及機體內環境的變化,造成全身大小血管壁的進行性病變,表現為血管壁的增厚、硬化,間質纖維化及管腔狹窄。最終導致機體重要內臟的缺血,甚至導致大動脈管壁的損傷性撕裂傷。以致發生如下風險:1、冠狀動脈硬化性心臟病: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等;2、腦血管意外:腦溢血、腦梗塞、腦動脈硬化、高血壓腦病等;3、慢性腎功能衰竭、尿毒癥;4、主動脈夾層,即主動脈壁的撕裂性內破裂;5、視網膜出血、滲血,以致視力下降、失明。高血脂對機體的影響高脂血癥引起機體血脂紊亂,可在相當長的時間不產生臨床癥狀,但可對人體血管壁產生潛在的、隱性的、慢性的、進行性加重的、難以逆轉的影響,脂質在血管內皮的沉積導致血管內皮的粗糙、變硬和管腔狹窄,它與高血壓、高血糖對動脈壁的慢性侵蝕形成惡性循環。最終加劇或發生心臟病、中風、腎功能衰竭等重大疾病。高血糖對機體的影響長期的血糖升高對機體的影響相當廣泛,既可對全身大小血管產生硬化、狹窄致使組織器官缺血,又可對外周神經纖維產生毀損??砂l生1、冠心病、腎功能衰竭、腦血管意外、下肢動脈硬化導致肢體壞死;2、糖尿病性腎病、視力下降、失明、青光眼;3、肢體麻木、感覺障礙、陽痿等;4、感染、敗血癥、糖尿病性昏迷等;高尿酸血癥對機體的影響高尿酸血癥是機體嘌呤代謝紊亂和尿酸排泄障礙所致的疾病,對機體的危害有:1、關節炎、劇烈關節痛、關節畸形;2、腎結石;3、痛風性腎??;4、與另外三高互相作用于血管壁導致前述之各種病變。三、黑茶的內涵黑茶為一種渥堆后的發酵茶,在殺青、初揉后的渥堆過程中受氧氣、水分、溫度、胞外酶微生物等共同作用下,發生了以茶多酚為主體的一系列復雜而劇烈的化學反應,這些反應是以黑茶原料內含物成分為基質。在微生物作用下產生的熱量以及茶葉水分等共同作用,發生如下變化:茶多酚進行了氧化、分解、轉發、降解;芳香類物質進行了氧化、降解;呈葉物質進行了消殺、變調、相乘、阻礙、協調;各種產物間進行了氧化、分解、降解、聚合、縮合;各種有利于茶葉品質的真菌類物質的繁殖、生長、轉發、異構、消長、平衡;以上復雜的物理化學反應使黑茶的內含物成分產生了增減、重組,并且經過時間的轉化,不但使黑茶色香味物質更獨具特色風味,而且五年以上老黑茶營養價值更高。經研究發現,黑茶含有如下物質成分:1、多種水溶性維生素:如維生素B1、B2、C等;2、多種礦物質:主要有鉀、鐵、銅、磷、氟等28種,其中大多是人體必須礦物質;3、蛋白質、氨基酸;4、茶多糖、茶多酚、兒茶素、茶黃素、茶氨酸;5、益生菌:冠突散囊真菌等。四、黑茶降“四高”降脂減肥樓慶福教授等權威專家發現茶色素、茶多酚具有顯著的抗凝、促進纖溶、防治血小板粘附聚集、抑制血管平滑肌細胞增生、顯著降解脂肪、降低高脂動物血清中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提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等作用,還能抑制脂肪類物質在腸道的吸收。中國人民解放軍某大型醫院于1990年對55名老干部高血壓、高血脂患者,經連續服用黑茶180天的情況進行觀察,其中50例血脂含量和血中過氧化物活性明顯下降。在新疆、內蒙、青海等茯茶重點消費區進行的流行病學調查表明,長期飲用老黑茶對人體的血脂、血糖、血壓、血管硬化具有良好的調節作用,并對體重、體型也有一定的調控作用。黑茶被日本人稱之為“瘦身茶”,韓國人稱之為“美容茶”,東南亞人稱之為“苗條茶”。降血壓黑茶具有平抑降低血壓的作用早有報道。韓國等多個國家研究發現,茶中特有的氨基酸、茶氨酸、r-氨基丁酸能通過活化多巴胺能神經元,起到抑制血壓升高的作用。此外,黑茶中的兒茶素能使血管壁松弛,增加血管的有效直徑,通過舒張血管而使血壓下降。茶色素的抗凝、促纖溶、防血小板聚集、抑制平滑肌細胞增生等對疏通血管腔、光滑血管內壁都能起到調節血壓的作用。還發現茶色素對ACE酶具有顯著的抑制作用。與ACEI類降壓藥類似,而無引起頑固性咳嗽等副作用。降血糖黑茶中的茶多糖復合物是降血糖的主要成分。茶多糖類復合物是一組變化較大的混合物,經比較檢測,黑茶的茶多糖含量較其他茶類高,且活性強,這是因為在發酵茶中,由于糖苷酶、蛋白酶、水解酶的作用,形成了相對長度較短的糖鏈和肽鏈的緣故,短肽鏈較長肽鏈的吸收更好,生物活性更強。茶多糖具有:1、降低血糖;2、降低血脂、抗動脈硬化;3、抗血凝、抗血栓作用;4、增強機體免疫力;5、幫助機體防輻射、耐缺氧等。降血尿酸黑茶中的黃酮酶類化合物可抑制腎小管的重吸收,使尿中尿酸等代謝產物排出增加。茶中的酚類物質能抑制腺苷脫氨酶、黃嘌呤氧化酶,調節機體的嘌呤代謝,使異常代謝產物——尿酸產生減少。同時,黑茶的降血糖、降血脂、減肥等功效也能很好地協調機體的嘌呤代謝過程,起到輔助降低血尿酸的作用。黑茶內涵豐富,營養物質頗多,是當今發現的純天然、大眾化健康飲品,除能調節腸胃功能、抗衰老、防癌之功效外,降低或科學調節人體“四高”是很有效果的。上述的“四高”屬于代謝綜合征的范疇,代謝綜合征是經濟社會發展,人們生活方式改變后之漫長、綜合產物,是人民在長期的“新的”生活方式作用下出現的。來也悠悠,去也悠悠,一朝一夕不可丟。通過老黑茶來緩解四高必須要做到:1、早飲。即在身體四高出現之前或萌芽階段就要以五年以上老黑茶作為生活飲料。黑茶治未病比治已病更好。2、久飲。如果“四高”已出現,處理它就非一日之功,必須水滴石穿,中長期飲用。必要時要與藥物配合。3、智飲。黑茶必須講究科學,胃寒者不可過涼飲用,盡可能熱飲;盡可能與藥物吞服相隔一定時間;可以豪飲,對高尿酸血癥須突出水量,幫助腎臟排泄。從行醫三十多年的經歷與對黑茶養身功效的了解,以下養生口訣或是一種側面認識:人體“四高”生活來,神經血管病相隨。大腦心臟受侵蝕,危害甚廣促體衰。去除病根不容易,華佗扁鵲方難開。運動素食是基礎,智飲黑茶千百杯。